科研

科學研究簡介

科研項目是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和高水平學科建設的基礎,南方科技大學至今累計獲批各類競爭性縱向科研項目及橫向項目共3916項,資助經費70.6億元,其中縱向項目3072項,經費60.8億元,橫向844項,經費9.8億元。2021年我校各級各類科研項目取得豐碩成果,全校獲得的競爭性項目1030項,獲批科研經費逾17億元。

2021年我校獲得各級各類縱向科技項目763項,總經費13.8億元,橫向項目267項,總經費3.4億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300項,獲批經費近3億元,首次獲批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重點級和人才類項目數大幅提升,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牽頭7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0項,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項目5項,首次獲批深圳市杰青3項,優青4項。平臺建設方面,2021年我校新獲批各級各類平臺及相關項目共計40項,其中新增各級重點實驗室11項,新增平臺類開放基金29項,獲批經費5.37億元。

2021年我校教師共計發表期刊論文6088篇,其中SCI收錄4448篇;授權專利355項。最新自然指數(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顯示,南科大位列全球大學37名,中國大學第12位,自然指數加權論文值為234.31。學科建設方面,在繼我校化學、材料科學、工程類學科、臨床醫學學科四個學科相繼進入ESI全球前1%學科后,環境/生態科學也成功挺進 ESI全球前1%學科。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方面,建校以來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我校累計發表學術論文20090篇(其中期刊論文17266篇,會議論文2864篇),授權專利985項。2021年我校教師發表學術論文6088篇,其中SCI論文4448篇,授權專利355項。自然指數FC值連年提高,2021年南科大自然指數FC值為234.31,在中國大學自然指數排行榜中排名第12位,在世界大學自然指數排行榜中排名第37位。ESI學科表現情況中,在繼我校化學、材料科學、工程類學科、臨床醫學學科四個學科相繼進入ESI全球前1%學科后,環境/生態科學也成功挺進 ESI全球前1%學科。

在科研獎勵方面,我校教師2021年度獲得各級各類獎勵61項,其中政府類獎勵22項,社會力量獎勵25項,國外科技獎勵14項。

科研機構和平臺

科研機構和平臺是學校科學研究的具體承擔機構,是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配置先進科研裝備、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在學校學術系統中居于核心地位。建校至今(截止2021年底),我校共獲批建設各級各類科研平臺82個(自然科學類77個,人文社科類5個),包括2個國家級科研平臺、27個省部級科研平臺、53個市級科研平臺。在建科研機構13個,其中格拉布斯研究院、杰曼諾夫數學中心、斯發基斯可信自主系統研究院為深圳市批復建設的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為深圳市批復建設的十大基礎研究機構。

科研平臺:

科研機構:

校級科研公共服務平臺:

研究中心

為打造國際一流的科研創新基地和科技交流平臺,建設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學校結合學科和專業設置,以領軍教授為核心,規劃建設若干個跨學科(門類)的交叉集成研究中心和跨學科的交叉科學研究中心。

根據學校學科規劃,將分階段建設20余個學科交叉研究中心。目前已經啟動建設的有四個研究中心:材料性質調控及應用研究中心、微納尺度上的科學和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學研究中心、皮米尺度上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中心。另有若干研究中心正在論證中和籌建中。

成果轉化

南科大重視科研成果轉化。以南科大各院系先進技術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知識產權管理為抓手,促進發展產業共性技術、關鍵性技術和前瞻性技術,建成有南科大特色的專門性、持續性、積累性和規模性創新的技術轉移平臺,推進南科大先進技術與市場供需的緊密對接。

管理部門

科研部是學校負責科學技術研究的職能部門。